|
付裕国|从译、编、校谈如何提高引进版图书出版质量——以历史类图书为例从译、编、校谈如何提高引进版图书出版质量——以历史类图书为例 付裕国 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 摘 要:在引进版图书的出版过程中,翻译、编辑加工和校对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们决定了一本图书的内容质量。本文从译者选择、编辑加工和校对三个方面分析了引进版图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提高图书质量的方法,旨在为我国引进版图书出版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引进版图书;图书质量;翻译;编辑;校对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引进版图书出版成为各国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引进版图书是指将外国原版图书引进到本国进行翻译、出版和发行的图书。这种形式的图书出版不仅能够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阅读需求,还有助于促进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的交流。目前,引进版图书在新书市场上已经占据了较大比重,但是在质量方面还有待提高,部分图书存在翻译失误、编辑不当或校对疏忽等不足,这在历史类图书的引进出版工作中尤为突出。历史类图书因内容的专业性和深度,对准确性和文体的要求极高,任何细小的疏漏都可能导致后期严重的误解或信息扭曲。历史书籍作为传承文明、记载事实的载体,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读者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判断。提高历史类图书的引进出版质量,不仅是对学术严谨性的尊重,也是对读者负责任的体现。 一、译者的选择 在日常校对或者阅读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有的引进版图书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行云流水之感;有的引进版图书晦涩难懂,读者很难理解作者原本要表达的意思。如果读过同一本外文书的不同译本,这种感受可能会更加强烈。由此可见,译者的个人能力、专业素养、经验以及对特定历史时期或事件的理解程度不同,往往会在翻译质量上呈现出不一致性。经典的译本能够经受住时间的检验,它是原著作者和译者共同努力的结果,这充分显示了为一本引进版图书找到合适译者的重要性。 (一)翻译是一种再创造艺术 目前,学界对翻译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有学者认为,翻译就是语言的转换;还有学者认为,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是艺术,是科学,是技能。本文认为,翻译是一种再创造艺术。翻译与一般文学创作的区别在于,文学创作的作者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自由地创作,而译者不能脱离原著,创作空间是受到限制的。此外,译者的创作带有特定目的,即跨越时间、空间和文化的限制,用本国语言再现原著中的社会风情和精神风貌。 (二)译者与原著、原作者和读者的关系 翻译必须忠实于原著,但这里的忠实不是机械地逐字对译、字面意思等值或是形式忠实,而是美感含量的等值。翻译是译者的再创造,译作不可避免地带有译者的基因,但译者不能借题发挥,而是要清醒地保持译者意识,在忠实于原著文体和风格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依靠自身的积累和感悟将原著的韵味表达出来。 译者与原作者是彼此尊重、彼此信任的关系。他们不仅要进行语言、文体、文风的对接,还要进行心灵的对接,只有如此,译者的再创造才能再现原著的全部风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产生疑问时,应主动请教原作者,原作者也应耐心解答,双方友好互助,才能翻译出对原著负责的译作、有独立价值的译作。 译作价值的实现,离不开读者。只有读者阅读了译作,其价值和社会意义才能得到体现。因此在翻译时,译者的心中应该自始至终有一个看不见的读者,并与之交谈。译者要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原著与自己的思维合二为一。 (三)译者的选择标准 首先,译者要具备相关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特别是特定主题或学科的引进版图书,要熟悉该领域的概念、理论、术语和最新研究进展,以确保对原文的准确理解和翻译。其次,译者要具备良好的研究能力,能够深入挖掘原文中的内容,并进行必要的背景调查和验证,对原文中的问题、疑点或不一致之处给出合理的翻译解释。最后,译者要保持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对出版和译稿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践行“甘当配角”“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二、编辑的加工 图书内容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辑加工工作是否到位。在引进版图书的出版过程中,编辑加工是对原稿内容(即译者的翻译稿)进行再创作,主要任务是重新整理、润色和修改译者的翻译稿。编辑加工工作贯穿于整个图书出版流程之中,是图书出版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提高引进版图书的编辑加工质量,对于提高引进版图书内容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意识形态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为守好意识形态阵地,我国图书出版行业建立了重大选题备案、“三审三校一通读”等制度,要求出版单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出版导向。在引进版图书出版过程中,出版单位更要增强政治把关意识,从政治高度、文化高度来认识和编辑加工引进版图书,保证政治安全、文化安全,确保其健康发展。 首先,引进版图书编辑要关注书中的历史观点。引进版图书的作者基本是外国人,他们思考问题的立场、所持的观点往往带有个人色彩,不一定是客观的、符合我国国情的,但历史真实是唯一的,编辑必须用翔实的事实将原著中的错误观点指出来,并在原作者同意的前提下对内容做技术处理。 其次,对于一些敏感问题或有争议地区的归属问题,引进版图书编辑一定要较真,借助权威工具书,查清楚、弄明白事情原委。 最后,引进版图书编辑要注意历史评价。有些作者在阐述史实时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添加一些“个人观点”,无意中把历史变了“味”。所以,引进版图书编辑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读者负责的态度,提高政治站位,在求真求实上多下功夫,大胆质疑、小心求证,坚决将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语言风格问题 在翻译引进版图书时,有的译者未能注意到原著的写作风格,仅凭个人喜好,用自己喜欢的语言风格来翻译,这样的翻译作品,尽管阅读起来比较通顺、流畅,但与原著对比,就会发现明显差异。例如,将一本幽默风趣的书翻译成严肃书,显然不符合原著作者的初衷,同样,一本严肃的专著也不能翻译得妙趣横生。因此,优秀的翻译应当在确保准确性的基础上,追求语言的自然和谐,使得读者在阅读译著时能够如同享受原著一般的文学美感。此外,文化的准确传递也是衡量翻译质量的重要标准,译者需要对原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有深入了解,能够妥善处理两种文化中的差异和冲突,使得译文在忠实原文的同时,也能为目标语言读者所接受。总之,文化产品的质量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文化产品的语言风格是关键,翻译作为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桥梁,更应注意语言风格问题。在翻5译、出版引进版图书的过程中,要注重译者、作者与编辑之间的沟通,加强合作,从而提高引进版图书质量,增强文化自信。 (三)知识性问题 引进版图书中的知识性问题一般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原著中本身存在的知识性问题。对于此类问题,译者要和原作者进行沟通,采用添加脚注的方式说明正确内容,或者直接在文中修改。二是译者缺少相关的专业背景,不能准确理解原著中的专业知识。因此,应优先选择专业领域内外语水平较高的译者进行翻译,或翻译完成后请专业人士审校,从而消除知识性差错。三是译者的过度翻译问题。由于翻译是译者的艺术再创造,译者有时会不自觉地加入自己的主观想法。针对这一问题,编辑既要提醒译者,也要在审稿时及时核对原著。 三、引进版图书的校对 校对是出版流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独立环节,处在编辑工作之后、印制之前,是图书质量保障的关键工序。校对工作不仅是编辑工作的延续,更是对编辑工作的完善与补充,其主要职责是将一切差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错误、事实错误、格式错误等,消灭在图书出版之前,以保证图书内容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在数字化时代下,校样上可能存在四种类型的差错:一是作者写作时的输入差错,二是编辑加工时的错改,三是排版人员排版和修改稿件时的错改、漏改,四是排版过程中排版人员在不同软件间转换版式时可能发生的乱码和内容丢失。除了第四类差错可以用折校的方法发现以外,其余差错都是以“是非”的方式隐藏在原稿中。数字化时代的“校是非”主要有五个方面的任务:一是改正编辑遗留下来的或者排版人员录入时造成的错别字,二是改正标点、符号、数字、量和单位使用方面的错误,三是改正违反汉字使用规则及规律的错误,四是改正隐藏的政治性、知识性以及事实性方面的错误,五是做好全书体例格式的统一工作。第三、四类任务本是编辑在加工过程中予以消灭的,但事实上,不少稿件中或多或少仍存在这方面的错误。对此,校对人员要增强责任意识和编辑意识,坚持不断学习,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成长为一个“杂家”;在校对中提高警惕,一字一句,手到、眼到、心到,进一步提高校对质量和效率。 (一)内容方面 编辑加工阶段已经完成对书稿内容的审查,校对主要是对书稿查缺补漏,使内容臻于完善。 首先,注意政治性、知识性、事实性差错。无论是编辑还是校对,都绝对不能出现政治性差错,这是我们图书出版行业必须坚守的底线。政治性差错中,较为常见且明显的有:在叙述中将台湾、香港与其他国家并列,这样的错误在日常工作中较为容易被编校人员察觉。然而,也存在一些较为隐蔽的差错,例如,某些书籍在描述印度时,错误地使用印度名字来标注我国西藏地区的地名。对此,校对人员在遇到不熟悉的地名时,必须具备刨根问底的精神,以严谨的态度一查到底,绝不能轻易放过任何一点疑问。此外,事实性差错亦是我们必须警惕的方面。由于原著与引进出版之间存在时间差,部分事实在原著中可能是正确的,但到了引进出版时可能已不再正确。例如,在校对一本历史类引进版书稿时,笔者曾看到这样一句话:“截至2023年阿根廷夺得过两次世界杯足球赛冠军。”这显然是一个事实性错误,尽管译者或编辑在脚注中标明“原文如此”,却未对此问题做出进一步解释。对此,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经过多方核实,在脚注中给出了正确的描述:“阿根廷分别于1978年、1986年、2022年夺得世界杯足球赛冠军。”并向责任编辑提出了修改建议。这种做法既尊重了原著的著作权,又提升了中译本图书的质量。总之,校对人员必须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和严谨性,对于任何可能的差错,都应持有刨根问底的态度,以确保图书内容的准确无误,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阅读体验。 其次,注意人名和地名。人名和地名都是专门名词,所以必须准确无误。由于一些专门名词的翻译往往是音译,而中文一音多义、一音多字的情况很多,此时就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否则译名就会杂乱无章、前后矛盾,例如巴塞罗那和巴塞罗纳。现在多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几本“手册”,如《德语姓名译名手册》《英语姓名译名手册》等,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的《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为准。对于一些已经固化下来的、广为人知的或者约定俗成的人名就不应该“立异”,而应该“求同”。例如英国经济学家、哲学家、作家亚当·斯密,即可沿用该姓名,而不是音译为亚当·斯密斯。此外,要特别注意译名前后一致性问题。在校对时应制作一个人名表、地名表,待校对完成时再用人名和地名中的个别字作为关键词搜索书稿文档,以避免出现一致性方面的问题。 (二)体例、格式方面 一是标点符号。外文的标点符号和我们中文的有少许差别,例如,中文使用六个点来表示省略或未完待续的内容,而英语使用三个点来表示,另外还要注意全角半角的使用。二是单位。译者翻译过来的文稿中经常出现英制单位或美制单位,在校对时要注意换算成国际标准单位或者添加它们和国际标准单位的换算关系加以说明。三是图表。图表中的文字要翻译成中文,以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但是照片或者截图中的文字不能随意修改,而是用添加注释的方式加以说明。四是缩写。为了使行文流畅,外文书中的机构、公司等名称经常用缩写来表示,但这些缩写对非母语的读者来说往往是陌生的,容易造成阅读障碍。因此,在第一次出现缩写时,一定要在缩写后括注英文全称和相应的中文翻译,同一个缩写第一次出现时标注一次即可。五是注释。注释是对正文做出的补充说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本内容。对引进版图书来说,注释包括原著本身的注释和译者为了帮助读者理解而自己增加的注释两种。对注释既要区分清楚,又要保证格式的统一。原著本身的注释可不翻译成中文。六是索引。为了方便读者查找内容,不少外文书籍都包含参考文献,但所对应的页码是原书页码,翻译成中文后,原书的页码将不可用。目前,一些图书创新性地采用边码形式,边码对应原书的页码,如此一来,索引中的页码可保持不变。 (三)全书的整理 校对完成之后,校对人员还要对全书进行技术整理。一是标题序号的检查。校对人员要翻阅全书,确保所有标题的序号准确无误,防止出现重复序号或者漏号的情况,同时,还要关注不同层级标题的字体字号、体例格式等是否统一。二是图表序号的检查。为了避免混淆,图表序号要分开检查,如果发现错误,校对人员要注意检查上下文是否涉及要修改的序号,做到修改完全。三是书眉的检查。在现在的排版软件中书眉都是自动生成的,校对人员可着重核对每个章节章首和章末几页的书眉,如果发现问题,就要一页一页重新核对。四是目录的核对。在这个环节,校对人员要翻阅全书,以正文对应目录,不能根据目录查找正文,防止目录遗漏。 四、结 语 质量是图书的生命,是实现图书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础,引进版图书也不例外。一本高质量的引进版图书是译者、编辑、校对通力合作、发挥各自专业优势的结果。总的来说,译者、编辑、校对要严把政治导向关,保证思想和知识的正确性,规范统一体例格式,确保引进版图书符合我国出版标准,帮助读者理解原著的精神内涵,为读者提供满足“信、达、雅”要求的高质量译本,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