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刊号:ISSN 1672-8122 

国内刊号:CN 61-1430/G

详细内容

2025年 第9期

● 学人风采 袁星红●



微信截图_20250911154912.png

 

袁星红,男,1980年生,主任记者(副高职称),现为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新安晚报社健康新闻中心主任,安徽省出版物审读专家库成员,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职业资格证书》(A类)。曾在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安徽大学江淮学院、安徽艺术学院担任兼职副教授,主讲“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研究方向为新闻实务、媒介运营、传媒法律及媒介文化。




袁星红从业以来,获得全国、省级等各类新闻奖项近百次,其中安徽新闻奖一等奖6次,二、三等奖10余次。2008年,新闻作品《“杨不管”:有过,无过?》获安徽新闻奖一等奖;2010年,作品《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获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一等奖:2014年,作品《印象李克强--大国总理的安徽足迹》获赵超构新闻奖一等奖:2017年,新闻作品《那一年在王家坝》获安徽新闻奖一等奖;2017年,参与策划的专栏《市民部政》获安徽新闻奖一等奖:2022年,新闻作品《这盛世,如你们所愿》获安徽新闻奖一等奖,并被推荐参评第32届中国新闻奖;2023年,参与策划的专栏《新安帮帮团》获安徽新闻奖一等奖:2024年,新闻作品《“安徽造”火箭将逐梦苍穹》获安徽新闻奖一等奖;2024年,作品《鱼儿独家“刷脸”过闸》,被推荐参评第34届中国新闻奖。

袁星红在团队建设方面表现出色,由他领衔的工作室于2018年获得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分会颁发的“优秀专业工作室”称号。近年来,他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媒介融合项目。2015年,创设“新安高招咨询会”,成为媒体与教育融合展会的典范案例,实现了媒介研究与经营双赢,2019年被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分会评为“经典案例”;2017年,与合肥市教育局合作创办《合肥教育》杂志,现已成为当地教育领域的权威学术平台;2018年,策划的项目“葫芦万象”,获得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分会“新媒体创新项目”奖;同年主持创建的安徽党媒云项目“教育融”,已稳定运营7年;2020年,参与安徽省司法厅、安徽省律师协会主导的《安徽律师公益事业蓝皮书》项目;2024年,主持创建了安徽首个老年融媒体项目“乐龄”,现已成为省内极具影响力的老年融媒体平台;同年策划的安徽省首届老年书画摄影大赛,获2024年度全国传媒经营工作“融媒体案例”。

袁星红在学术研究领域建树颇丰,发表新闻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多篇发表于核心期刊。论文《浅议如何抓好突发新闻的“第一落点”--从〈新安晚报》突发事件新闻报道谈起》《社会公益报道的“传统媒体+”尝试--从“合肥最后的旧书店”谈起》《“全民理财”时代下如何做好财经新闻》《“冷眼热心”:平面媒体庭审报道新思路》《安徽含山小铸造富了几家,害了大家》《惊心探访“炸药包”》《新媒体冲击下的传统媒体突围需自身“重构价值”》《一位重症老师和他的44封信》等,先后被《新闻世界》《绿叶》《中国社会导刊》《新闻研究导刊》《教育文汇》等刊物发表。参与编辑出版的书籍有《钟灵毓秀》《不一样的新闻课》《安徽律师公益事业蓝皮书》《合肥教育》等。

袁星红凭借卓越的专业能力与不懈努力,获得了众多荣誉。2011年、2014年荣获第十一届、第十五届“新安百花奖”读者最喜爱的记者奖称号;2011年、2015年被评为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5年获评“新安晚报首席记者”;2017年荣获“业务能手奖”称号;2020年荣获全国传媒经营工作“卓越贡献奖”称号。(习雪)



End










24小时服务热线:029-81298560 029-81298610
更多

陕西今传媒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微信公众号

扫码订阅  今传媒

http://www.masscm.com

COPYRIGTT  2014-2025,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